“学习强国”这个学习平台,激发了全国人民学习知识的热情,它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、古籍、公开课、歌曲、戏曲、电影、图书等资料。
每天在这里学习,补充知识,碎片化的时间被充分利用了。我们在这里能看新闻,了解国家大事,做答题增强见闻和知识储备,真是收获满满。
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”,关于这一句诗的题目我们经常做到,或选择,或填空,它是哪个年代,谁的作品呢,有什么深意呢?
原诗为:登飞来峰
飞来山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
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。
这是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王安石的作品。王安石,是个了不起的人物,他在中国历史的地位上是以改革家的身份出现的,他被后人尊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可见他在文学方面的成绩也是很优的。
这首诗是他三十岁诗的作品,宋仁宗二年夏,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,途经杭州,志存高远,抱负不凡,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,表达他伟大的志向和宽阔情怀。
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”,读诗感受北宋诗人的宽阔情怀。
诗的第一句,诗人用“千寻”这一夸张的词语,借写峰上古塔之高,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。
诗的第二句,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,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、胸怀改革大志、对前途充满信心,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。
诗的一、二句写景,三、四句寄情放景,前两句竭力形容山塔的高耸,然后自然地过渡到后两句,阐发出含蕴有哲理的的道理。
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。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,只写了塔高,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,寄寓“站得高才能望得远”的哲理。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、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。
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。”这是全诗的精华,成了千古名句,比喻“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,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,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,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。”极具哲理性,常被用作座右铭。
气度决定高度。王安石是个高瞻远瞩,胸怀宽阔的人,他的积极进取精神,和不怕困难,勇于开拓的豪迈气魄终于成就了他非凡的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