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(17日),你是否也收到了这条短信?
10月17日,是中国第六个全国扶贫日,也是第二十七个国际消除贫困日。
同一天,国内外都在关注相同的事情。贫困,始终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难题。
面对这道难题,中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:根据新华社的报道,新中国成立70年来,超过7亿人摆脱贫困。
这个来之不易的数字,也让不少外国网友和外媒惊叹连连。
“全球意义”
就在三天前(10月14日),三位经济学家因从事全球反贫困斗争方面的研究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。
脱贫减贫,也因此再次成为全球网友热议的焦点话题。
或许由于其中一位诺奖获得者阿比吉特·班纳吉正是印度裔,亦或许由于印度与中国有着相似的国情,印度媒体对此的反应“最为迅速”。
印度报业托拉斯在10月16日的报道中开门见山地表示,中国已经使几亿人摆脱了极端贫困,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%。
同时,报道还不忘引用中国网友的评论指出:“中国最有资格在扶贫领域发言。中国政府和研究人员所做的不只是实验。”
看到中国在扶贫领域取得的成就,不少印度网友也表达了敬佩。
“中国在减贫方面的进展具有全球意义。”
10月16日,在2019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开幕式上,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副行长维多利亚·克瓦评价称。
事实上,中国在脱贫减贫方面取得的成就,早已让世界各国惊艳不已。
俄罗斯《独立报》此前报道感叹称,中国打击贫困的速度令人印象深刻。
“中国有7.4亿多人摆脱贫困,贫困发生率减少了近95个百分点。而完成这一任务的是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。”报道列举了一系列数字,以此彰显中国扶贫的成绩。
在许多外国网友看来,这个成绩已足够令中国骄傲。
“奇迹”
在中国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,向来挑剔的西方媒体当然也可谓“观察入微”。
不过,这一次它们却开始集体盛赞中国,对中国的减贫奇迹予以充分肯定。
仅以英国广播公司(BBC)网站为例,在近两年来,该网站多次报道中国贫困地区现状,探讨中国扶贫道路的前景。
在这些报道中,都注意到这些地区为摆脱贫困而在教育、基建方面的努力。
本月初的一篇报道中,该网站也终于承认,减贫正是中国“经济奇迹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“奇迹”,是外媒在报道中国减贫成就时常用的词,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首任院长格雷厄姆·艾利森也曾用这个词为中国扶贫事业点赞。
▲资料图片: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的光伏扶贫电站(新华社)
而今年4月,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网站的一篇报道则揭示了“奇迹”背后的艰辛。
报道以贵州一个山村为例,讲述了中国是如何千方百计消除贫困的。
为了帮助村民脱贫,地方扶贫干部想出了拍视频、销售有机农产品等多种致富渠道。
见证了这些努力后,报道感叹,中国对待扶贫的态度“严肃”、投入的精力也很“惊人”。
“取经”
事实上,在扶贫减贫的道路上,不少国家都正在向中国“取经”。
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站5月报道称,中非新闻交流中心最近组织了33名非洲记者访问了陕西省汉中市。
“在这里,新建的房屋散布在新铺设的道路旁,改变了乡村的面貌。”
“对于面临严重失业问题的南非来说,它最好从其最大的贸易伙伴那里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。”报道称。
▲资料图片:2019年4月16日,在汉中锐杰电子江湾移民社区扶贫工厂,工作人员在检验车用电子元器件。(新华社)
今年7月,加纳北部开发局联络部官员乔治·夸贝纳也随团访问了广西和山东等地的农村地区。
而无论是中国的扶贫模式,还是扶贫官员的努力,都让夸贝纳赞不绝口。
“中国的扶贫经验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”他说。
另一个以中国为扶贫榜样的是巴基斯坦。
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·汗自2018年上台以来,便大力推动国内扶贫计划。而其屡次提到的借鉴对象就是中国。
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,伊姆兰·汗在2018年称赞巴基斯坦首个扶贫计划时,引用了一句中国成语。
“向中国学习扶贫经验”,美国哈佛大学政府学高级讲师娜拉·狄龙以此为题,提议世界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国借鉴经验。
“如果没有中国的成就,联合国是不可能在2015年宣布成功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——将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。”她说。